星期五, 8月 24, 2007

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鬥陣俱樂部讓我們看到何謂好的改編劇本

有些電影是改編本來沒有劇情的書 像是托斯卡尼艷陽下本來就只是單純的旅遊書籍
絕配冤家更單純 就改編一本要教導要怎麼甩掉男人的書 叫人印象深刻
另一種則是從小說改編 像是教父 刺激一九九五 魔戒三部曲 都是影史上精采的改編作品
但電影畢竟是一種獨立出來的藝術 導演必須要有能力讓沒看過書的人也能融入劇情
去蕪存菁或是加強某些部分 又說出想表達的東西
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 像是哈利波特前兩集 導演照本宣科的結果 就是故事又臭又長
雖然讓看過小說的人感受到電影將書中物品實體化的趣味 但也少了些驚喜
反而是第三集由墨西哥導演阿方索科朗所執導 讓人眼睛一亮
雖然有點可惜的去掉小說中許多有趣的情節 但把重點擺在青少年的掙扎面 顯得緊湊且精采
鬥陣俱樂部也是一樣 電影其實把小說的敘事方式做了些調整
一方面是因為看電影跟看小說的方式不同而不得不然的改變 但更重要的是把焦點集中在傑克與泰勒德頓上面

這邊要先談談艾德華諾頓演的主角 在書裡面叫做傑克
但其實電影中從來沒有真的說出他的名字 即使有些線索可以知道他"或許"叫做傑克
但在鬥陣俱樂部這部電影之中 主角是沒有名字的
不過還是先稱他為傑克好了 寫起來方便些

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是一部很難定義它是什麼類型的電影
頭一次看 會覺得這是一部劇情片 看了幾次之後 覺得這應該算是喜劇片
又看了很多次之後 開始覺得這應該算是愛情片吧
電影的內容之豐富 所要詮釋的主題 所隱喻的內容 前呼後應的小情節之多
在在可以證明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cher)花了多少的心血去完成這部1999年的經典之作
也因為這部電影的內容相當複雜 因此每次看的時候總是可以發現之前所沒注意到的細節
還可以去猜測電影人物在劇情發展中的表現 到底成員知不知道他瘋了???傑克是如何改變自己的態度讓別人以為他是另一個人??
演員的對話有沒有前後矛盾??為何成員看起來好像納粹黨一樣剃個小平頭??
讓我在看電影的同時可以享受到很多樂趣 尤其是電影結束前最後一幕 幽了觀眾一默
沒看過或是忘記的人絕對值得回去再看一遍

除了前後呼應的劇情 或是暗藏泰勒其實是虛擬的人物的安排之外
其實有很多可供一些喜歡找碴的人去找碴 類似的事情其實很多導演都很愛玩
像是法櫃奇兵的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就曾在電影的一座史前遺跡的柱子上 刻上星際大戰機器人的模樣
或是迪士尼的動畫電影之中 老是有米老鼠跟唐老鴨躲在其中一樣
鬥陣俱樂部也藏了很多導演的作品 或是布萊德彼特 艾德華諾頓跟女主角海倫娜的作品 祇是很難發現而已
http://www.imdb.com/title/tt0137523/trivia 這網址有詳細的資料

這部電影的選角相當成功 很多演員雖然演技好 但也要運氣好才可以演到跟自己氣質很像的電影
這時候電影跟角色就有相乘的作用 就好像非關男孩的休葛蘭一樣
很難分辨休葛蘭演的是劇本裡的角色 還是就是自己
鬥陣俱樂部也一樣 雖然艾德華諾頓演傑克演的相當精采 但都不如布萊德彼特演出泰勒德頓的狂野放肆來的好
電影中那個不在乎物質生活 目空一切 而又可以講出滿嘴大道理的泰勒德頓 很難想像其他人是否演的出來
湯姆克魯斯???麥特戴蒙???羅素克洛???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似乎就是差了一點野性的味道
這已經無關演技 布萊德彼特是把自己跟角色合而為一 看他在電影中一副不可一世 大談人生哲理 真是享受

商標文化 跨國企業的影響 是很多電影的題材
但大衛芬奇不採用小蝦米對大鯨魚之類的故事 如永不妥協或失控的陪審團
而是以"人"為出發點 改編同名小說"鬥陣俱樂部" 敘述一個很現代的現代人如此改變自己
主角傑克是個不折不扣的現代人 他有現代人失眠的毛病 也是個被物質所洗腦的人
他的家中擺設的好像IKEA雜誌的內頁 家中沒有可以食用的食物 只有一罐罐的調味料
在飛機上有自己都不知道人在何時何地的困惑 長官是個依照日子打領帶的人...等等
傑克的改變不像征服情海的湯姆克魯斯一樣 突然午夜夢迴驚醒 發覺自己不該做些事情
傑克就像我們 不敢也不知道該怎麼改變自己的生活與人生
他治好失眠的毛病竟然是去傾聽他人垂死的掙扎來達到放鬆的目的 就可見他並不是其他電影中的典型英雄角色
因此他創造出另外一個人格--泰勒德頓 來改變自己
泰勒德頓幾乎是相反的傑克 他隨心所欲 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 不重視物質生活
他偷整型醫院的脂肪去做肥皂賣給百貨公司(頗為噁心 又相當諷刺)
再加上MTV式的運鏡 有種蒙太奇式的狂想

在看電影的時候 很難不去認同電影的觀點 直接而尖銳的說出現代人的毛病
電影中最經典的一段話:[廣告誘惑著我們努力工作 才可以去買我們用不到的東西...我們被電視養大 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百萬富翁 電影明星 搖滾歌手 但我們不會....]
從1999年到現在 似乎只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偶爾或許有人發出忠實的警訊 但總是驚鴻一撇
尤其在台灣 嗜血的媒體對著受害者問著愚蠢的問題 偶像明星告訴我們沒有名牌不行
電視廣告上盡是減肥瘦身 擁有完美的膚質 漂亮的頭髮 似乎沒了這些東西 你的人生就是黑白的
電影中泰勒的各種警語 就好像嘲諷著 重擊著我對人生的觀點
當然不會因此去炸信用卡公司 但冷靜下來去思索事情 變的很有意義
Stop trying to control everything and just let go! LET GO!

沒有留言: